家庭血液透析優勢顯著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8-10 14:38
- 訪問量:
【概要描述】慢性腎病已成為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血液透析是腎臟替代治療的主要方式,包括中心透析和家庭透析兩種主要模式。中心透析模式是指患者在醫院或透析中心等臨床環境中接受專業醫務人員的定期治療。家庭透析模式是指患者經專業醫務人員指導,在家庭環境中開展透析治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血液透析臨床資源緊張,家庭透析模式受到公眾關注。 腹膜透析與家庭血液透析 在中心透析模式下,患者一般需要常年堅持每周
家庭血液透析優勢顯著
【概要描述】慢性腎病已成為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血液透析是腎臟替代治療的主要方式,包括中心透析和家庭透析兩種主要模式。中心透析模式是指患者在醫院或透析中心等臨床環境中接受專業醫務人員的定期治療。家庭透析模式是指患者經專業醫務人員指導,在家庭環境中開展透析治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血液透析臨床資源緊張,家庭透析模式受到公眾關注。
腹膜透析與家庭血液透析
在中心透析模式下,患者一般需要常年堅持每周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8-10 14:38
- 訪問量:
詳情
慢性腎病已成為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血液透析是腎臟替代治療的主要方式,包括中心透析和家庭透析兩種主要模式。中心透析模式是指患者在醫院或透析中心等臨床環境中接受專業醫務人員的定期治療。家庭透析模式是指患者經專業醫務人員指導,在家庭環境中開展透析治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血液透析臨床資源緊張,家庭透析模式受到公眾關注。
腹膜透析與家庭血液透析
在中心透析模式下,患者一般需要常年堅持每周三次甚至更頻繁地前往醫院或透析中心接受治療,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家庭透析模式相對靈活,可按患者實際需求合理安排治療計劃,能夠保證患者生活質量,因而日益受到各方關注。
家庭透析模式包括腹膜透析(PD)和家庭血液透析(HHD)。腹膜透析需要使用腹膜透析設備,操作較為簡單,可較好維持患者殘余腎功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腹膜透析充分性不足,水分清除較慢;長期腹膜透析可能導致腹膜病變和功能退化,需要持續關注患者感染控制問題。
家庭血液透析基于血液透析設備,在專業醫務人員指導下,由患者自行開展治療,或患者在家人、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開展治療。家庭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相比,透析效率高,感染控制相對容易,但是對患者操作、患者家庭條件、醫療支持、設備等方面要求較高。
從全球范圍來看,腹膜透析是家庭透析的主要方式,家庭血液透析的應用比例較低,部分歐洲發達國家和地區對于家庭血液透析的接受程度較高。目前,我國家庭透析模式僅采用腹膜透析,尚未真正推廣開展家庭血液透析。
家庭血液透析主要影響因素
家庭血液透析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由于血液透析本身較為復雜,而且家庭環境與臨床環境存在諸多差異,因此家庭血液透析的廣泛應用尚需時日,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患者及其家庭條件、醫療支持、家用血液透析設備等。
患者 接受家庭血液透析的患者及其家人、護理人員必須通過相應培訓,具備血液透析基礎知識,熟練掌握血液透析設備及其配套設備、耗材的操作要求,充分了解血液透析相關風險,能夠及時處理血液透析常見問題,嚴格服從專業醫務人員的指導。
患者家庭條件 家庭血液透析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衛生條件,能夠提供專用家庭空間放置血液透析設備及其配套設備,特別是水處理設備占地空間較大且需鋪設專用管路。
醫療支持 家庭血液透析必須依靠專業醫療機構的支持。醫療機構應結合患者自身意愿,對患者是否適合開展家庭血液透析進行評估;定期開展患者培訓,持續動態評估患者能力;指定專人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提供技術支持;建立家庭血液透析質控體系,形成相應操作規范。
家用血液透析設備 家用血液透析設備需要充分考慮家庭血液透析的使用環境、目標用戶、核心功能等因素,結合人因工程和可用性進行產品設計。在使用環境方面,需要關注空間、環境(溫度、濕度等)、電氣(供電、電磁兼容等)、水質等必要條件。在目標用戶方面,需要考慮患者及其家人、護理人員的人群特征,采用方便使用的用戶接口設計,提供詳實的使用說明書。家用血液透析設備的核心功能應具備必要的血液透析治療模式,并提供自動預沖、消毒等產品功能,以及遠程監控和支持功能。
可率先在有條件地區試點
家庭血液透析作為家庭透析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已有國家頒布法令,鼓勵患者接受家庭血液透析,逐步代替中心透析。
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水平、醫療資源、水質條件等方面發展水平不同,開展和推廣家庭血液透析尚存在不少困難,率先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家庭血液透析試點工作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上一個:
UDI打通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信息通道
下一個:
醫療人工智能成果產業化加速落地
上一個:
UDI打通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信息通道
下一個:
醫療人工智能成果產業化加速落地
版權所有:榮嘉醫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贛ICP備20003569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昌